新闻中心

999元空调真香?拆机那刻我哭了!再度揭秘行业“减配”乱象

2025-09-15


三伏天装空调发现机器响得像拖拉机,打开外壳直接傻眼——单排铝管配塑料电机,隔音棉薄得能透光。

前两年1999买的空调还能正常用,今年999的“神机”开机三天就趴窝,价格砍半背后是蒸发器缩水、电机换铝线、压缩机降档。

行业卷价格卷到用生命打五折,消费者以为薅到羊毛,实际当了接盘侠。

拆开十台热销机,八台存在铜管排数减配,外机重量比三年前轻三成。

某品牌1.5匹空调外机去年还是34公斤双排铜管,今年直接砍到28公斤单排。

业内流传着“缩水五板斧”:铝代铜、减排数、换塑料、缩蒸发器、降压缩机,每招都能省下15%成本。

某代工厂技术人员透露,现在做整机每台利润压到30块,不减配连运费都贴不起。

999元空调真香?拆机那刻我哭了!再度揭秘行业“减配”乱象

去年还能用回收铜,今年直接上覆膜铝管,焊接技术不过关导致制冷剂泄露已成售后重灾区。

当年电视行业价格战导致全产业链崩溃的剧情正在重演。

某二线空调品牌经销商晒出账单:去年卖3000台赚60万,今年卖5000台倒亏20万,安装费从200压到120,工人接私单成常态。

更狠的是线上特供型号,看似和实体店同款,拆开连压缩机品牌都换了。

有用户买到电商专供机,发现室外机宽度比标准尺寸短5厘米,导致散热片面积缩水22%。

这种套路和小家电领域“电商专供减配版”如出一辙。

市场监管总局去年抽检显示,低价空调能效虚标率超35%,噪音值实测比标注高6分贝以上的占四成。

有实验室做过对比测试,双排铜管空调十年后制冷量衰减约12%,单排铝管机型三年就衰减19%。

更坑的是铝管氧化后形成的绝缘层,会让制冷效率每年递减3%-5%。

这些隐性消耗折算下来,所谓“省下”的购机费,三年电费就能找补回来。

看看隔壁日本市场,空调均价是国内的1.8倍,但产品换代周期长达12年。

反观国内某品牌搞出“一年三代”机,新功能没见几个,倒把实体按键改成触摸屏导致老人不会用。

这波降价潮看似利好消费者,实则摧毁了安装服务和售后体系。

有厂家要求经销商签“生死状”,卖999机型必须搭配299延保包,空调还没用先交三成“智商税”。

pc28预测

十年前买空调看重量,现在得带游标卡尺量铜管厚度。

有技术控总结出防坑指南:外机重量低于30公斤慎买,压缩机排量小于10.3cc的别碰,运行时低频噪音超40分贝的直接退货。

真要省钱不如蹲二手市场,那些能效标识贴纸发黄的2000年老机器,说不定比现在的新机更抗造。